核心提示:微微的儿子今年11岁,上五年级,在学习上,微微不怎么操心,就是这睡觉问题,让微微十分头痛,儿子就是不愿意一个人睡。
-心理故事
小档案●当事人:微微(化名) ●年龄:38岁●职业:职员
背景
微微的儿子今年11岁,上五年级,在学习上,微微不怎么操心,就是这睡觉问题,让微微十分头痛,儿子就是不愿意一个人睡。微微听人家说,孩子四五岁就得分床睡,所以在儿子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,只是收效甚微。微微劝也劝了,骂也骂了,打也打了,什么物质奖励、好话说尽,能用的招都用了,可儿子就是要跟微微一起睡。微微一点办法都没了,她担心儿子是不是有恋母情结。
自述
儿子11岁了,都快成小伙子了,可还是不肯一个人睡,每天就黏着我。虽然老公也有陪伴,带儿子打球啊什么的,但儿子好像对他并不怎么依恋,更愿意跟我亲近。
睡觉这事我真不想提,提起来就头大,我觉得我快被儿子弄得精神分裂了。要说这孩子,性格也还行,不是那种特别内向,不讲话的。我觉得我们家的家庭环境尚可,也不是虎妈鹰爸,也不会给他很大压力,或者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,总之是一个正常家庭,这样家庭的孩子不至于没安全感吧。还有一点,儿子学习不错,基本不用我操心,这点我还觉得挺欣慰。所以我一直特别不理解儿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。唉,只要一说到这个“睡觉”,我就绝望,无计可施。
其实,我还是挺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,之前也听朋友说起过分床要趁早。所以儿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,我就开始让他自己睡了。儿子的房间装修得很好,玩的区域、学习的区域,一应俱全。儿子对这个空间也表示满意,他在自己的房间学习、打游戏、看书,做什么都行,除了睡觉。第一次分床睡,我是左哄右哄,给哄上床了,结果半夜他就跑到我的床上,非要跟我一起睡。想着第一次可能还不习惯,也不能硬来,反正以后时间还长着呢,终有分开睡的那一天,我也就没再逼他了。
然而,我的想法错了。接下来的分床睡没有一次成功,不是死活不肯,就是好说歹说说通了之后,半夜又跑过来找我。从幼儿园到小学,我试过了各种办法,最终都以失败告终。最初,我非常有耐心,采取语言攻势。“宝贝,你都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,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了”,“宝贝,你看你那张大床,一个人睡多舒服啊,三个人挤死了”……说了一箩筐,儿子全都听不进去。然后是投其所好,儿子爱听故事,每天讲睡前故事,可儿子越听越精神,讲了一个还要再讲一个,一折腾,好嘛,也不用睡了。糖衣炮弹这招也试过,自己一个人睡就奖励喜欢的玩具或满足一个愿望。可每次说得好好的,一上床儿子又不肯了。啥招都使了,还是不管用,最后只能“武力镇压”。软的用了,硬的也使了,对儿子一点用没有。感觉他也不是害怕一个人睡,我又担心他是不是有恋母情结。总之十分焦虑,有没有好的建议?小宁
点评
11岁的孩子学习、游戏、个人卫生等都能独自完成,唯独睡觉,仍要跟妈妈一起,不免让人费解。微微尝试过各种方法,希望能跟儿子分床,结果都以失败告终。
说到分床,一个具有一定独立能力的孩子不肯独自睡,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:一是孩子对独自睡觉存在恐惧感,他害怕,怕黑,怕想象中的恐怖事物,怕潜在的各种危险等;二是孩子对独自睡觉存在孤独感,长期由父母陪着睡觉,现在要独自面对整个房间,就会孤单无助,他害怕一个人待着;三是孩子存在过深的恋母情结,也就是微微一直担心的事情,他对母亲过分依恋,甚至产生独占母亲的潜意识,他无法让母亲单独跟父亲睡在一起,他在潜意识中想取代父亲获得母亲所有的爱和关注。
与孩子分床,首先需要得到孩子的同意。然后一起协商制订一个分床计划,大体上先由父母陪着,让孩子在自己房间入睡或者父母直接陪睡几天,然后逐渐让孩子独自睡整夜,哪怕有些困难,也要坚持。最忌讳在计划制订后不停改变,必须严格执行既定方案,坚持下去,肯定能获得成功。
温医大附属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郑天生
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,通俗地讲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,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感觉。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认为,在儿童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,儿童的性要求在亲近的异性家长中得到满足。性器期是弗洛伊德所划分的人格发展的第三阶段,约发生在3-6岁。这个时期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。顺利地解决这一时期的矛盾冲突可以使“超我”或良心得到发展并促进性别行为的形成。若矛盾不能解决,以后就会产生许多行为问题。
11岁的男孩子不能独立睡觉,依赖母亲,每晚要找母亲一同睡觉的现象,反映了儿子性器期发展停滞,仍然对母亲有强烈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。建议进行家庭治疗,促进孩子对父亲的认同,以及与母亲心理上的正常发展性分离。还有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,例如运用阳性强化法。循序渐进地鼓励孩子独立睡觉。一开始母亲可以告诉儿子会陪着他入睡,但是会在他睡着后离开,达到可以在他入睡后离开的常态后,要鼓励和表扬强化他这一良好的表现,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。在口头表扬以及物质奖励之后,要训练孩子可以自己独立入睡,不再过度依赖母亲,可以奖励孩子一个能抱着入睡的玩偶,让这个玩偶替代母亲陪伴孩子睡觉。使孩子可以通过不断强化训练,一步一步达到有玩偶陪伴就可以独立入睡一整晚的水平。
温医大附属康宁医院心理科李宇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温州网保持中立。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